成绩是衡量教练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多数下课的教练就是栽在这里。德甲历史上第一位英籍主帅麦克拉伦在0比1不敌汉诺威的两天后被解职,对于他能撑过冬歇期人们感到惊奇无比,唯一的解释就是小赫内斯一时间没找到合适的继任者。拜仁的外籍教练在输掉联赛和德国杯后也没能幸免,上赛季的功劳簿显然无法抹平糟糕战绩带给拜仁高管们心灵上的伤害;从挽留到沉默再到猜测继任者,球迷们的态度在输多特、输矿工、输汉诺威、输国际后也在默默地变化着。被队吧里的一位96fans“尊称”为德甲太阳神的阿明费在汉堡0:6输给拜仁后闪电下课,使他执教到赛季末的伟大理想成为泡影,把一个争冠阵容带出酱油队的赶脚这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还有法兰克福的斯基贝,尽管刚刚2-1击败了圣保利,但是2011年的前十场比赛仅此一胜显然让俱乐部可以理直气壮地解雇他。
成绩,没有成绩就没有发言权,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前段时间有人发帖子讨论小穆勒、小猪和巴德应该如何感恩荷兰教练,荷兰教练为拜仁发现了新星、留下了体系。刚开始我还很关注这些讨论的,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这个话题挺悲凉的。拜仁不是兵工厂式的俱乐部,拜仁主教练的职责不同于青训教练,就算全体一线队员都是主教练发掘的也抵不上带领雇佣军得一个冠军重要。就算支持者能为他找到一万个功劳,但是,没有成绩就没有俱乐部的信任。就如同一个将同事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但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没做好的员工一样,被批评的概率远高于表扬。
德国教练下课潮。我觉得跟德国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日曼民族是一个严谨有序的民族。这一点跟强大的德国工艺就可以看出来。穆里尼奥的性格就跟德国人很像。都是要求绝对服从。绝对按自己的战术思路打。但要命的是,现在的球员以前那么好管理。看看这几年。有多少俱乐部是球员不听话。教练下课了。大环境变了。德国人性格不跟着变。很难在这个社会吃得开。看看以前辉煌时期的里皮。卡佩罗,福格森。如果放在现在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成绩。
拜仁又回到第一位置,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争冠对手掉链子。多特蒙德赛季初表现很出色,后来突然一下子就崩了,难求一胜。这让拜仁轻松完成超越。德甲这种现象并不是这个赛季才有,说明德甲的整体竞争性确实不足。
其次,拜仁毕竟是实力在那里,只要梳理好更衣室的关系,把心态摆好,在德甲还是超级巨无霸。74岁的老帅海因克斯是拜仁三冠王的主帅,在队内享有很高的威望。拜仁上下都对他尊敬有加。他能够管好更衣室,这就是拜仁重回正轨的前提。
第三,海因克斯对拜仁太熟悉太了解了。不管是排兵布阵,技战术风格,还是球员潜能的发挥,在各方面他都能对症下药。有海公公在,拜仁回归正轨那是水到渠成。
这个赛季很看好拜仁在欧冠走得更远。海因克斯的欧冠经验相当丰富,再加上拜仁的实力,有希望杀进决赛。期待看到拜仁决赛会师巴萨,来场世纪大战。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