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这句话的逻辑类似,其实说到底,公牛解雇霍伊博格,只是希望找人来背一个锅,而且这个锅,必须得由身为主教练的霍伊博格来背--这是NBA的“潜规则”,抑或是“惯例”。
如何比较客观地去评价霍伊博格呢?
三叔个人认为,霍伊博格其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练。在他的执教体系里,他所崇尚的“节奏与空间”的理念其实非常契合当下小球时代的特点。只不过有时候,理论再好,蓝图铺设得再大,如果没有一群优秀可靠的战术执行者(球员),那么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而霍伊博格的手里,就恰恰没有能够践行其理念的优秀执行者。事实上,在他执教的三年多时间里(15~16赛季上位一直到如今被裁掉),他的手里始终都是烂牌一副。
PS:并不是每一个教练都能成为波波维奇,具备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第一年:霍伊博格刚上任。虽然锡伯杜前脚已走,但他的位置却还热着,其影响力(又叫“流毒”)依然存在。队内不少球员--基本都是锡伯杜的老臣子,都要求霍伊博格重新打回锡伯杜的老路子,即持球人单挑,冲抢进攻篮板,锁三分和禁区的战术攻防体系。
那个时候,霍伊博格很想践行自己的理念,他一直都在强调球队需要更多地转移球,加快比赛的节奏,避免陷入阵地战的消耗泥沼。但是,他手下的无球型球员太少,而持球手又偏多,能投三分的也没几个,所以不可避免地,霍伊博格最终只能寄希望于球队慢慢转型。
多提一句:那个时候,罗斯与诺阿早已今非昔比,一个MVP,一个前DPOY,都已在伤病的折磨中光芒散尽,队内唯一的球星巴特勒又对霍伊博格执教之下连续输球的现状极为不满。如此一来,霍伊博格的教练头衔在很多时候都已名存实亡。
第二年:罗斯走了,诺阿走了,公牛准备重建了。很好,霍伊博格终于可以让球队帮忙寻找适合自己体系的球员了。可是呢,公牛管理层最终给他签的两位大牌,一位是朗多,一位是韦德。这两位仁兄虽然巅峰尚存,但与霍伊博格“节奏+空间”的理念显然背道而驰。于是乎,霍伊博格只能委曲求全,烂牌先强行打着。
第三年:公牛裁掉朗多与韦德,并把巴特勒交易到了森林狼。但是架不住公牛管理层无比坚定的摆烂决心--他们在那个赛季把队内最会投射三分的米罗蒂奇也交易到了鹈鹕,而仅仅只换来一个垃圾合同的阿西克和一个首轮末段签位。然后球队的阵容是这样的奇葩:队内的第一号得分手竟是刚刚进入NBA,场均15.2分7.5个篮板的马尔-卡宁。
第四年:2年4000万签了贾巴里-帕克--一位需要不少回合来满足其持球单挑欲望的球员,加上本赛季至今状态几乎场场爆炸的拉文--一个喜欢挡拆持球投,但很少传球的双能卫,这样的阵容搭配,公牛基本上永远都只能是一副“看上去很强,但实则弱不禁风”的姿态。而手下球员如此,霍伊博格念兹在兹的“节奏与空间”几乎不可能有生根发芽的空间。
说一千道一万,霍伊博格被裁的背后,反映的是公牛管理层的无能--四年了,你们TM这叫玩的什么操作啊?霍伊博格,一位理念先进,但才华还没有被兑现的教练,他现在是一个略显无奈,并且有点可怜的背锅侠。
还是希望他可以留在NBA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霍伊博格在公牛的治疗生涯。14-15赛季公牛在锡伯杜的带领下50胜东部第三,季后赛2轮。然而, 差不多的阵容15-16赛季中在霍伊博格的指教下,40胜季后赛都没打进。 16-17赛季41胜,1轮游 17-18赛季27胜 这赛季5胜19负排名东部倒二。
然后继续说霍伊博格在公牛与球员的关系,在霍伊博格的带队下,隆多,韦德,罗斯,巴特勒相继离队。我们不谈这几个人的离队与教练有直接关系,但是这反映了球队的文化是有问题的。在11年罗斯重伤后的公牛衰落但不颓废,在锡伯杜的带领下铸成一支铁血之师相比,霍伊博格带领下的公牛,不仅没有了进攻,反而连公牛精神象征的防守也没有了。
进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全部处于联盟垫底,可能爱罗斯重伤都没有摆烂的铁血公牛现如今也要走上这条路了吧。
霍伊博格被辞以后几乎没有人站出来为他发声,这是悲哀的,因为没有人认可他在公牛的任何成绩。可能什么成绩都没有。球队死气沉沉,这样的球队没有任何灵魂。甚至有球迷戏称“霍贼不除,公牛难兴”,可见所有人对他都是不满意的。
不直接评判他的执教好与不好,因为大家所有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可能,公牛的天亮了。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