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作者怎么是那种人,看着日本在泥潭里挣扎,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其实,这还真有点误会,因为最早传说日本奥运会被诅咒的不是别人,而是日本人自己,提出这一概念的居然还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
就是这位老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位前首相素以口无遮拦而著称。
在一次国会答辩中,麻生太郎突然有感而发,他说:“1940年的东京奥运会因为战争而被取消,40年后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也遭到抵制。如今到了2020年,又是一个40年过去了,这届东京奥运会可能也是被诅咒的奥运会。”
要说人家这个逻辑也是相当严谨,事实证据安排得明明白白。据说当时麻生发表完自己的感慨,日本国会现场一片安静,气氛相当的诡异。
因为自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以来,围绕此次奥运会的丑闻就没间断过。
2015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设计和奥运会会徽被指抄袭;
2019年,媒体曝料时任日本奥委会主席竹田向前国际田联主席儿子的账户分两次汇入200万美元,涉嫌行贿拉票,虽然这事最终没有结论,但竹田还是宣布辞职了;
这还只是个开始,2020年,由于疫情的加持,日本政府不得不宣布奥运会延期举办,但“奥运诅咒”却没有延期,而且一刻也没停下来。
2021年2月,时任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因发表歧视女性言论引咎辞职;
3月,开闭幕式总导演佐佐木因侮辱女艺人辞职;
6月,日本奥委会会计部长森谷靖跳轨自杀;
而就在奥运会开幕不足一个月的时候,上万名志愿者又撂挑子不干了。
被丑闻萦绕似乎是东京奥运无法摆脱的宿命,57年前情况也是如此。
当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在奥运前期疯狂搞基建,在建设新干线、道路工程期间,基层官员和政治家、工程商相互勾结,从工程项目上谋取私利。由于丑闻不断,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在筹办之初就遭到老百姓的集体抵制。
为了掩盖丑闻,日本政府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动员”,发动200多万名市民上街打扫卫生。警察全部出动,纠正社会风气,但凡看见衣裳不整,一脸痞气的职业二流子,警察就会当街拦下,然后请到拘留所免费提供食宿,等奥运会结束后再放出去。
而日本黑帮则趁着奥运经济大发横财,不仅参与到大量的基建项目里,还疯狂囤地炒房子,黑帮在这一时期赚得盆满钵满,帮会分子也极速扩张到了18万。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讲卫生、懂礼貌的新日本,其负面消息也被光鲜的外表所掩盖了。
所以,被诅咒的奥运会并不是麻生太郎拍脑门说出来的,是日本奥运历史的保留项目。
当然奥运会对日本的正面意义非常巨大。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极大地提振了日本经济,从1962到1964的两年间,日本的GDP增长率从8.6%猛增至11.3%,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奠定了经济基础。
即便在奥运会结束的多年后,奥运经济所带来的累积效应,也为日本的经济带来持续的贡献。
正是因为1964年的成功,本届奥运会也被日本政府视为改变“国运”和经济翻身的绝佳机会。
为了2020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累计投入超过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在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个方面投入巨资,并对奥运相关路线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日本政府还把奥运会视为城市升级的一个重要契机,这就有点类似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都市振兴之梦”,通过奥运场馆建设,升级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同时还能拉高一波房价。
日本政府在奥运会上不惜下血本,为的是可以获得数倍回报,并且让日本提升全球影响力,以此吸引全球游客,带动国内消费增长。
一切都想像得非常美好,不过,老天不赏饭。三波疫情,让东京奥运会画风突变,一场体育盛宴,变成防疫考验。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日本政府为了保住奥运会,一边疯狂跪舔美国,一边不顾全世界反对也要硬着头皮如期举办,但人算不如天算,疫情可没心情去照顾日本政府的情绪,全球疫情爆发,让日本不得不宣布推迟奥运会的举办时间,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诡异的是,就在日本方面宣布奥运会延期后,日本国内感染人数突然爆发式增长,如果稍微发挥下柯南般想象力,就不难推理出一个真相,那就是疫情初期,日本的防疫工作可能是在糊弄鬼,为了如期举办奥运会,日本政府找来智障法师统计数据,等到延期已成必然,统计工作也恢复了正常。
无论日本政府多努力,都改变不了这届奥运会将是史上最尴尬的一届。
早在奥运开幕前,日本的疫情就出现持续增长趋势,日本政府不得不多次宣布进入紧急防疫状态,并贯穿整个奥运期间,除了东京都外,其他城市的比赛,除足球和自行车外,全部空场举办。
为了缓解尴尬,日本人发挥了创意小能手的特质,用前奥运会的欢呼声来鼓励现场运动员,并切换旧画面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
日本人这个做法,完美诠释了“只要我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这届东京奥运的血亏是必然。
众所周知,各国争相举办奥运会,除了增加国际影响力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奥运经济去的。而奥运经济通常分为三部分:门票收入、转播收入以及奥运旅游收入。
原本这次东京奥运会,预计门票收入可达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亿,但97%的空场率,直接让这900亿收入打了水漂;
转播收入倒是没受太大影响,由于全球第三波疫情持续发酵,大家出门的意愿在减弱,窝在家里也只能打开电视关注下奥运进程,所以东京奥运会的收视应该还不错,转播收入预计也会高于往届。
问题是,门票和转播收入只是奥运经济的一小块,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还是旅游所带动的间接消费,由于此次奥运会完全被疫情锁死,又不能现场观赛,外国人根本没理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大老远的跑到日本体验空荡荡的奥运氛围。
有机构就推测,日本的防疫措施将会造成1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基本抵消了举办奥运会可能带来的1.6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
日本举办的这次奥运会,属于鸭子孵小鸡-白忙活,奥运还没开始,经济效益就跌掉了60%。
经济损失只是一方面,日本的老百姓对政府强行举办奥运会也非常不满。据日本的民调显示,超过80%的人反对此时召开奥运会,其中有43%的人希望取消本届奥运会,另外40%则希望再次推迟。
但日本政府中二惯了,完全无视老百姓的诉求,即便菅义伟的支持率开始明显下降,也要硬着头皮举办奥运会。
那问题来了,明明知道这届奥运将赔个底儿掉,日本政府为什么还要强行举办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钱。
如果日本政府主动取消奥运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违约金赔偿。
日本取消本届奥运会,那就属于单方面违约,日本政府将必须支付转播商和赞助商的违约费用,粗略估算大概要赔付至少1万亿日元。
其次,东京奥运会如果不是防疫状态举办,大概会有1.8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规模,即使空场举办,也有1.6万亿,虽然防疫措施会抵消60%的经济效应,但至少还有6000亿日元的经济规模。
一进一出,这笔帐日本政府算得非常清楚,至于老百姓和他国运动员的生命安全,这些都要往后稍一稍了。
更为关键的是,日本把这届奥运会看作转变国运的机会,这里的国运可不是简单几个经济数据可以解释的。
早在2016年,日本内阁会议就提出了“超智能社会5.0”的概念,其实就是要打造智慧城市,要让人工智能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而2020年东京奥运会就是向世界展示科技成果的最佳舞台。
日本政府给这次奥运会贴的标签就是智慧城市与科技,通过奥运会来展现日本科技的强大实力,在未来科技产业的升级中占据先手优势。
就比如说吧,本届奥运会,日本政府将全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出租车和奥运村的大巴都要使用全自动驾驶系统;
机器人助手和机器人搬运工也将在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全面上岗,为此,松下还推出了轮椅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方面,东京奥运会也将在某些项目中使用AI裁判。
除此之外,还有绿色空调、高速投影追踪系统、人脸识别、语音翻译等高科技技术也将全面应用于本届奥运会。
所以,与其说东京奥运会这是一场体育盛宴,倒不如说是日本科技产品的大型广告招商现场,日本拼了老命也要搞奥运会,为的就是抢占下一轮技术革命的赛道,用奥运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日本的野心着实不小。
除了经济和产业上的考量外,日本政府一直都有个心结,那就是大国梦。
大家都知道,日本虽然在经济和科技上是个强国,但在政治上 一直都是个瘸子。奥运会除了具有经济上的刺激作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体现大国形象。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一直活在美国的阴影下,历届政府都把重回大国地位视为国策,而奥运会恰恰是日本政府实现大国梦的一个重要舞台。
日本政府不顾老百姓的反对,强行举办奥运会,试图把自己打造成“硬刚病毒的楷模”,但实际情况却是,日本的防疫措施非常佛系,奥运还没开始,奥运村就出现了感染病例,福岛食物也被送上全球热榜。
总之,日本政府在本届奥运会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倔强,不惜赌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也要强办奥运,这还真有点要逆天改命的架势,但问题是,现实未必能支撑得起日本政府的梦想。
也许,这就叫国运吧。
此文完。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