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直播 | 发表于:2022-11-22 | 阅读:76次

来源:北京市重大办

新京报快讯(记者 黄哲程)今天(12月26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正式开始改造,启动向“冰立方”的变身。改造后的“水立方”将在比赛大厅新增冰壶场地功能,满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需要。预计该场馆将于2020年7月完成永久设施改造任务。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改造成“冰立方”后,该场馆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

冬奥场馆水立方改建后将有几条标准水壶塞到「冬奥场馆揭秘水立方泳池将抽干上面铺11层冰」

建成的后的冰立方内景效果图。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告诉记者,“冰立方”将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

“游泳池三米深,不可能在池子底下打比赛,所以必须在泳池上搭建一个冰层平面。”杨奇勇说,为了实现泳池向冰场的转换,他们研发了可拆卸的支撑体系,“这套可拆卸支撑体系并非世界首创,但在冬奥会上使用是世界首例。”

杨奇勇介绍,在改造过程中,可拆卸的钢结构是冰水转换的基础。改造时,工作人员首先要把泳池里的水放掉,在泳池内安装可拆卸的钢结构,“钢结构必须轻便,能够快拆快装、同时还要保证强度。”在钢结构上方是一层预置混凝土板块,再上面是防水层和制冰管道层,管道层上面才是十一层冰。改造完成后的冰场,一半冰层在池岸上,一半在池子里。杨奇勇介绍,在此前的实验过程中,可拆卸钢结构支撑体系安装时间为两周,加上制冰总共用时一个月。“将来反复演练以后,整个过程大概在一周左右”。

由于冬奥会对于赛场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冰壶运动对冰场稳定性要求更加苛刻,在冰场可拆卸概念提出时,曾经受到争议。“通过科研技术团队的反复实验和论证,最终我们保证了冰场能够达到稳定不颤动的效果。”杨奇勇说。

凭借这套可拆卸的制冰体系,将来“水立方”将同时拥有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制冰设备和冰层拆除后,冰场即可还原为泳池。按照计划,将来春夏秋三个季节“水立方”将用于水上活动,冬天则用于冰上活动。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负责人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共有8个场馆是利用既有的场馆进行改造的,今天国家游泳中心改造工程开工,年底国家体育馆也将开始改造。届时,今年计划开工的5个改造场馆将全部实现开工目标。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见习编辑 刘丹

校对 王心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泳池 场馆 水立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