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宋代蹴鞠,中国足球曾经达到的世界巅峰】和【想了解中国蹴鞠兴衰史?只看这篇文章就够了】之后,新氧生活《世界杯》系列趣味科普第三弹终于来啦,关于蹴鞠的正史、野史、段子、知识都在这里了!快来一起看看吧!
为蹴鞠献身的狂热球迷——项处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安陵阪里公乘项处得了病,名医淳于意为他诊脉,判断他得了牡疝病,叮嘱他千万不要做操劳用力的事,否则就会吐血死去。可对蹴鞠痴迷过度的项处,控制不住躁动的灵魂,不听劝告,非要去踢球,结果腰部发寒,出了很多汗,呕血而死,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足球献身的球迷。
刘邦为安慰老父建球场
刘邦建立西汉后,为尽孝道,把老父亲接到皇宫居住,可刘太公却整日闷闷不乐。汉高祖私下打听,才知道老父亲是因为没人陪他玩,才郁郁寡欢。于是,就在长安城边上仿照刘太公的丰邑新建了一座新城,把刘太公的老邻居全都迁过来,一块儿陪他蹴鞠、斗鸡、走狗等。可见,蹴鞠运动在汉代也十分兴盛。
唐僖宗踢球误国事
唐僖宗是蹴鞠运动的狂热分子,练起球来特别投入,有时候一练四五个小时,都不记得吃饭。他曾断言:“朕若去应考‘打球进士’,准能获头名状元。”为了练球不上朝,“四川节度使”职位空缺,他竟然让四位候选人表演打球技术,谁打得好,谁就上任。堂堂天子,把踢球当成了主业,在位两年,踢了两年球,最后丢了性命。
《皮日休》的蹴鞠戏谑诗在《全唐诗话》卷五《皮日休》中有一则故事,唐代诗人皮日休以“龟”(与“归”谐音)嘲弄归仁邵,而归仁邵则以球为题作诗回敬皮日休,诗中写道:“八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燂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一首戏谑诗,无意中透露了唐代蹴鞠的样式与制作工艺,颇具趣味性。
古代最著名的球星——高俅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中颇费笔墨地描写了高俅与端王见面的场景,一记看似随意的鸳鸯拐,成功将这个市井之徒送上仕途,官至太尉。其实,靠蹴鞠跻身上流社会的不只高俅一人,还有宋真宗时期的柳三复和北宋末年的李邦彦等等。在宋代,蹴鞠从军事训练、娱乐表演、竞争对抗等形式,一跃发展成通向官场的捷径。
马可波罗与蹴鞠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兼商人马可·波罗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游记中写道:““中人蹴鞠于西地,蹴之以为乐”。意思是,中原的汉人在西域各地进行蹴鞠运动,并以之为乐。有人说,是马可波罗将中国的蹴鞠带到了意大利,给西方世界带去足球这项风靡全球的运动,直接促进了西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只是,《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尚有待考证。
明代著名女足运动员——彭云秀明代陈继儒在《太平清话》中,记载了一位名叫彭云秀的蹴鞠女艺人,凭借绝佳球技,走南闯北,声名远播,被文人詹同文赞誉为“女芳清流”。据说彭云秀会16种足球踢法,最擅长“滚弄”、“飞弄”等绝技。所谓“滚弄”,即使球起伏于身,永不坠地;所谓“飞弄”,即将球高抛后于落地前接住。
世界最早的体育专著——《蹴鞠二十五篇》
在蹴鞠运动风靡的汉代,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蹴鞠二十五篇》横空出世。东汉史学家班固,曾将其列为兵书,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球门的建筑风格,还建立了完备的比赛制度,甚至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可惜这部著作现在已经失传了。
最早的职业足球运动员——鞠客汉代蹴鞠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还出现了以蹴鞠为职业的“鞠客”。《汉书》中记载,汉武帝的宠臣董贤曾将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荟萃其家,定期举行表演和比赛,以供观赏娱乐。董贤曾经豢养了一大批球技高超的“鞠客”,类似现在的足球明星,以蹴鞠为生。
最早的足球俱乐部——齐云社
宋代十分注重文化保护,从遍地开花的艺人同业会中可见一斑——演剧的“绯绿社”、民乐的“清音社”、使棒的“英略社”、蹴鞠的“齐云社”等等。齐云社,又名“圆社”,算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圆社的大BOSS是都部署,教正、社司负责协助理事,知宾、节级负责接待,会干负责内务,体系健全,职责明确。明代手抄本的《蹴鞠谱》中记载着许多描写圆社的诗歌,诸如“天下风流事,齐云第一奇”、“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等等,比大学社团招募社员的宣传海报还精彩。
世界最早的足球赛事——山岳正赛
提到齐云社,不得不提一下世界最早的足球赛事——山岳正赛。山岳正赛是全国性的大赛,每年举办一次,主要目的是对蹴鞠艺人的技术水平进行评级和颁发证书,类似琅琊高手榜。都部署、教正、社司是赛事的评审团,按照一定的标准为蹴鞠艺人打分,技高者可获得“校尉”称号;知宾则负责核定参赛人员身份和“门派”信息等。
球王贝利大穿越——《宴享伎乐图》1972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了位于嘉祥县英山的徐敏行(徐侍郎)夫妇合葬墓。墓室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填补了国内隋代壁画的空白。《宴享伎乐图》就是其中之一,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活动场景:伴随着优美的乐笛声,侍郎夫妇在榻上举杯对饮,近前空旷的场地上,一名打扮利索的“球员”用一根细绳将身体和球连在一起,正在表演花式蹴鞠。据说球王贝利也曾运用这种方法,练就了“人球合一”的至臻境界,莫不是,球王也穿越了?
陆游笔下的万人看球盛况
陆放翁是一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大文豪,但他也在诗文中描写过宋代蹴鞠比赛的宏大场面。《晚春感事》中写道:“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据悉,陆游是蹴鞠运动的狂热爱好者,而前妻唐婉则是他的忠实粉丝,蹴鞠为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史上最萌的蹴鞠图——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描绘蹴鞠的名画有很多,但像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中如此清新脱俗又萌萌哒的蹴鞠场景却不多见。左边一名白衣男子双手握杆,妥妥的高尔夫球标准站姿,可他面前的是“鞠”啊,虽然这个足球五颜六色有点Q。右边这位“官人”左脚直立,右脚侧抬,两袖轻摆随风而动,如此“潇洒”的动作,像不像小女孩踢毽子?
宋代足球的十种花样踢法
宋代是蹴鞠运动的“黄金时代”,踢球技术也是花样繁多,逐渐形成了“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鎌”等十种基本脚法。甚至还将这十中踢法的技术要领总结为“古十字诀”,由此可见,宋代足球更注重灵巧性、观赏性和控球技巧。踢球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怪不得会出现全民蹴鞠的盛况呢。
蹴鞠动作的好听名字在“蹴鞠鼎盛时代”——宋代,人们将蹴鞠运动与诗词、典故结合起来,给蹴鞠动作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如燕归巢、转乾坤、风摆荷、斜插花、玉佛顶珠、叶底摘桃、金佛推磨、旱地拾鱼、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封建社会文化巅峰的大宋朝,发展蹴鞠运动都这么有“文艺范儿”。
少数民族政权对蹴鞠的“阉割”
封建时代,多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政权统一中国。而在蒙古族建立的元代和满族建立的清代,都对蹴鞠的发展进行过打击。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下旨:在京的军官,有军人学唱的就割了舌头,有学下棋的砍掉双手,有踢球的卸掉双脚。而清代,顺治皇帝曾亲传口谕要对蹴鞠“即行严禁”,乾隆皇帝干脆直接明令禁止。
足球发源地的考证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网上也流传着相关的段子,说:“罗纳尔多退役了,巴西足球8年没缓过来……高俅退役了,中国足球一千多年没缓过来!”但事实上,蹴鞠只能算得上足球的“前任”、“老祖宗”,真正的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14世纪的英格兰。当然还有一种“哈巴斯托姆”说,认为足球起源于古波斯,但经过西方学者考证,确认此说法纯属传说,不足为证。
关于蹴鞠和世界杯,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欢迎给小新留言,小新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