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直播 | 发表于:2022-11-23 | 阅读:84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弃子,大家好,我是最顽强的新人UP,江湖弃子。

今天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整整100天。100天后,奥运圣火将在北京再度燃起。

而在1952年的这个时候,在朝中边境的碧潼战俘营里,曾举行过一场国际战俘奥运会。

一般而言,战俘营是个进去以后就很难出来的修罗场,为什么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会给战俘们办奥运会呢?

爸爸们点赞投币上车!

一、战俘营奥运会的背景

1951年4月,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节节胜利,我军俘获联合国军士兵无数,为了便于管理,志愿军在朝中边界的碧潼建立了一个战俘营,收容了美、英、法、土等14个国家的战俘3900余人,军衔最高的是美24师师长迪安少将。

由于语言不通,志愿军从内地招募了一批懂外语的知识分子对战俘进行反战教育。当时战俘营的气氛非常紧张,因为他们接受的反动宣传是:志愿军虐待战俘,不仅要被百般拷打,还要被送到东北挖煤。以至于送俘的路上有个美国士兵抢了志愿军战士的冲锋枪向战友们扫射,说是为了替他们解脱。

加之美国在巨济岛战俘营杀了很多中朝战俘,美军战俘担心志愿军会报复在他们身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志愿军从不以“战俘”称呼他们,而是称为“dear student”(亲爱的学员),而且志愿军的教管干部和自己吃的一模一样。一旦物资出现供给紧张,还会优先保障战俘的供应。

战俘中有个19岁的英国战俘叫彼得,他得了大叶性肺炎,医生黄远为了救他,用了10支盘尼西林才把他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彼得不知道的是,作为战备物资,当时整个战俘营只有10支盘尼西林。

彼得更不知道的是,当时他已经在英国的阵亡名单里了。当彼得被治愈的消息通过《工人日报》传到英国国内,英国政府气急败坏的关停了《工人日报》。说好的舆论自由呢?老双标了。

虽然教管干部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有那么批顽固派拒绝配合。他们主要是美军战俘,除了人数多外,还特别傲慢。

真正改变这帮顽固分子的,是美国人办的两件“好事”。

第一件是1952年年初,美军用装有虱子、跳蚤、蚂蚁的细菌弹轰炸中朝边境。广播提醒战俘远离跳蚤蚂蚁,一名美军战俘不信美国会干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抓了几只虫子就往肚里吞,要给美国“正名”,结果上吐下泻好几天,还是志愿军给救回来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战俘质疑美国打细菌战这件事了。

第二件是美军多次轰炸战俘营。

1951年2月,一架美军战机飞过战俘营,战俘们以为美军来救他们了,刚想欢呼,却看到数枚炸弹从弹仓落下,3名美军战俘被炸死、2名被炸伤。

按照日内瓦公约的规定,战俘营里设置了醒目的“POW”标识,但美军飞机视而不见,后续又四次对碧潼战俘营实施轰炸,先后炸死炸伤战俘62人。

6月24日,志愿军俘管干事王玉瑞,奉命携带美军战俘给亲人的家书前往板门店,转交美方。结果行至半路,遭遇美国飞机轰炸,王玉瑞和司机当场牺牲,此事令战俘悲愤交加。

自此,美军战俘看到美国飞机就骂F word。

这几件事对战俘触动极大。据战俘自曝,原本计划暴动搞事情的美国人消停了下来,开始与管教干部沟通想法。

后来,周总理指示战俘营应弱化思想教育,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落后分子进步。于是,有的战俘学会了写字,有的战俘学会了乐器,有的战俘练起了篮球,甚至还有圣诞老人让大家度过一个像模像样地圣诞节。

战俘营有个组织叫和平委员会,和平委员会主席是个黑人叫雷奇,他建议在全战俘营举办一场大型运动会,因为战俘中就有参加过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而且营内战俘来自十几个国家,不如就叫他“碧潼战俘营奥运会”吧。

志愿军各级领导很快批准了这个提议,由教管人员与战俘代表共同组成的“碧潼战俘营运动会筹务委员会”就此成立。

二、碧潼战俘营奥运会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向上甘岭发起猛攻,前线正值最激烈的时刻。11月15日,碧潼中学的操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全球首届战俘奥运会隆重召开。

从14个国家3107名战俘中,选拔出的500名选手,通过重新编排分组形成方队,手举印有和平鸽符号的旗帜,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

入场仪式结束后,美国战俘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入会场,绕场一周后,将火把传递给志愿军俘虏管理处主任王央公,由他点燃主席台上的火炬,奥运会开幕式的流程一个不少。

这次战俘奥运会共设置了27个项目的竞赛,在热烈的氛围中,从11月15日一直开到了26日,历时12天,最终决出了各项目的冠军。

其中,最受瞩目的百米飞人决战,由美军黑人战俘约翰·托马斯折桂,他当时只有20岁,跑出了10.6秒的成绩,而当时的世界纪录才10.3秒。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战俘的生活质量是相当有保障的,不然出不了这样的成绩。

200米跑项目中,美军战俘威廉·克林顿一路斩将夺旗,最终以27秒的成绩,拿下冠军。

不过在3000米跑项目中,黑人和白人战俘都得靠边站了,这个项目的前四名都由韩军战俘所包揽。

这几位在韩军中恐怕还不是最能跑的,因为跑得快的都没抓着。法军战俘尴尬不?

但在朝鲜式摔跤项目上,韩军战俘捍卫了荣誉,由金东述夺冠。

在摔跤和拳击项目上,土(哈)耳(士)其(奇)和美国分别包揽冠军,

不过美军战俘也有不大光彩的一幕,据说有一位美国拳击选手因为赛前偷喝了炊事班的料酒而状态大增,赢得了冠军。此事被一名黑人士兵举报后,成绩取消,并被罚去喂猪。这是本届奥运会上唯一一例使用“兴奋剂”的案例了。

比赛虽然没有金、银、铜牌,但也是有奖品的。

奖品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蓝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等精美的手工艺品,除了奖品外,每名参赛的运动员都得到了一个纪念章和一份纪念品。这些奖品总共花了旧币6亿元人民币,约合新人民币6万元。

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德尔马·米勒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参加了有十几个国家的战俘参加的运动会,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得了障碍赛冠军、撑竿跳第一名,出尽了风头。你们一定为我高兴。”

这些冲击力十足的比赛画面,都被一名被俘的美联社记者记录下来,他就是获得过普利策奖、绰号为老爹的弗兰克·诺尔。

诺尔拍摄的照片跟美国官方报道的内容截然相反,这使他名声大噪。

美联社一看有阅读量,赶紧通过第三方渠道向诺尔提供了更多拍摄器材,志愿军方面也为诺尔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他在所有战俘营内拥有完全自由的采访权,同时还给他配了两名助手。

就在奥运会结束前两天,前线传来消息,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光荣地守住了阵地!

这场胜利彻底打熄了美军进攻的决心,中美双方决定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

三、战争结束遣返战俘

1953年7月27日,经过数月拉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终于在板门店举办。

可就在双方决定互相遣返战俘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又搞出幺蛾子,发布一项新政策,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里自己做决定,可以选择回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去某一个交战国。

这个政策本意是针对志愿军战俘的,试图借此羞辱中国,但令其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21名美军战俘以及1名英军战俘拒绝遣返回国,希望到中国生活居住。

据统计,在这22名美英战俘中,有12名是参与过这次战俘营奥运会的运动员、演员或工作人员。

好了,讲到这里本该结束了,但我知道大家一定好奇故事里出现过的几位战俘后来都怎么样了?就像我想知道大家有没有三连加关注一样。详见文末彩蛋吧。

值此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百日之际,祝冬奥会圆满成功!中国选手勇创佳绩!

关注弃子,多赚银子,我们下期再见。

战俘营最高军衔的迪安少将

迪安被俘后,美国国会以为其已阵亡,便授予了国会荣誉勋章,但得知迪安没死后,其妻子又将勋章退回。

战争结束后,迪安选择回到美国,出版了《在朝鲜被俘历险记》一书,1981年在旧金山去世,终年82岁。

用10支盘尼西林救活的英军战俘彼德·劳雷

30多年后,救治彼得的黄远在广州结识了英国商人莫朗尼,黄远向他提及当年朝鲜战争的往事,莫朗尼深受震撼,回国后就在报纸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医生寻找他在朝战中搭救过的彼德》,结果成功找到,两位老朋友从此书信不断。

1999年,彼得携妻子再访中国,答谢黄远救命之恩,并邀黄远访英。2001年,黄远将政府给他离休的五万元建房款用作旅费,由小儿子祥昌陪护回访英伦,自成一段佳话。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战俘营 志愿军 奥运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