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直播 | 发表于:2022-11-24 | 阅读:172次

毫无疑问,二战以及苏德战场上,最耀眼的名将,当属曼斯坦因。

灭法国、攻占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导演了一场又一场军事史上的杰作,有空咱们再细细道来。

尤其是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东线德军全线溃败的局面下绝地反击,发起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不可否认,哈尔科夫反击战这场力挽狂澜的杰作,确实是曼斯坦因的封神之战。

但现今越来越多称颂曼斯坦因的文章,已经逐渐背离了基本事实和常识,把这场战役逐渐神话,特别离谱的是,说这场战役曼斯坦因以1敌8,以70万人击溃了苏军560万人,为纳粹德国赢得了苟延残喘的时间,不然,东线战场有可能提前两年就结束了......

这样耸人听闻的文章是这么写的:

“在1943年的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他用党卫军装甲军为主力,结合两个残破不堪的集团军,成功粉碎了苏军两个势头正盛的方面军的进攻。对于这场战役,世界公认的是曼斯坦因以70万人击败了苏军120万人。不过,曼斯坦因在回忆录中始终认为自己的战果是1:8,以70万德军战胜了560万苏军......”

曼帅毕竟不是鲁迅,啥话都可以说。仔细翻看了曼斯坦因回忆录,也没发现有这样的数据记载,当然即使他说了我也不信。

细细品味了上面这段耸人听闻的话,发现不科学之处有两:

一是既然说苏军是两个方面军的进攻,请问苏军哪两个方面军加起来能有560万之众?

苏军一个方面军一般也就几十万人,柏林战役时朱可夫指挥的严重膨胀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也才不到一百万人;所以这里的描述本身就有矛盾;

二是哈尔科夫反击战中,若追击曼帅的苏军达到了560万之众,除非苏德战场其它战线都握手言和、所有苏军都冲着曼帅来了,双方六百多万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哈尔科夫血战,结果几百万人被曼帅的几十万人打残了,你们觉得可能么?

要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德战场上苏军的总人数大概在六百万多点,无论如何不到七百万人。总共才六百多万的武装力量,如果有560万挤在哈尔科夫,难道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睡大觉?中央集团军群在睡大觉?苏联列宁格勒不要了?莫斯科不要了?甚至南线其它地段都不要了?可能么?

搞笑的是,这样严重背离常识的文章,竟然还得到一大堆曼帅脑残粉的推崇,凡是说到了自己偶像的好,就不顾一切的推波助澜,也不记得用脚趾头想一下,这样一个公式是否符合历史和常识。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那么,今天就来讨论两点:

1.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战况对比

真实的情况是,曼斯坦因以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帅当时手里是10万人,不是全部南线的70万)。

战役过程大致如下:

苏军开始追击后2月16日收复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

此时南线德军的局势危急,不到10万德军面对乘胜而来的50万苏军,曼斯坦因顶住了希特勒的压力,收缩防线,任由苏军向西推进500公里,大大缩短己方的补给线,并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而苏军在不断的高速推进中,补给线不断拉长,人员装备也因长途奔袭损耗较大。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2月17日希特勒亲临离前线只有60公里的顿河集团军司令部,曼施坦因要来了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帝国师”、“骷髅师”的指挥权,并伴随有刚服役不久的虎式重型坦克。

此时德军虽然人数只有苏军的五分之一,但都是以逸待劳的百战精锐,战斗力远胜于长途奔袭的疲惫不堪的苏军。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曼斯坦因决定先向南进军,击溃苏军侧翼后再北上攻击哈尔科夫。

2月19日,德军开始进攻,以三个党卫军装甲师为核心的德军在这次突击中,击溃了苏军第6集团军,第1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集团军,共计8个军10个步兵师和5个特种旅。

德军于2月27日彻底击溃了南部的苏军,苏军西南方面军陷入混乱溃退中,此时位于哈尔科夫的苏军彻底失去侧翼的掩护,且苏军因为盲目突进,离最近的补给基地远达200公里,完全没有获得增援的可能。

而曼施坦因由于战线缩短又获得了新的支援,11日包围哈尔科夫,12日党卫军的部队就冲进哈尔科夫城内。3月16日,短短一个月后,德军又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

3月18日,大日耳曼师占领别尔哥罗德,此后德军开始稳固战线。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10万德军在运动战中击溃了50万苏军,将苏军击退150公里,以3万人伤亡的代价杀伤苏军10万余人,苏军在溃退中非战斗减员13万人,苏德南线战场的主动权再次回到德军手中。

这才是事实。

2.没有哈尔科夫反击战,东线战场提前两年就结束了?

这个论调,比“70万德军击溃560苏军”更离谱。

我们知道,1945年5月初苏军攻克柏林后,才基本彻底将纳粹德国打垮(甚至柏林战役后还有一个庞大而惨烈的布拉格战役)。

而哈尔科夫反击战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1943年春,按照这个意思,意味着若没曼帅这个战役,战争提前两年结束,德国在1943年春就被苏军一路打回老家然后举手投降了。

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元首若在地狱里听到你们这么说,恐怕都会不顾一切地要出来诈尸抗议一下吧?

若稍微熟悉一点整个苏德战争史和二战史,就会明白这个哈尔科夫战役之后,还有库尔斯克战役,还有波罗的海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各种斯大林十次突击战役,苏军又付出了数百万将士的血,直到1944年才陆续收复国土,将战争引向国外,然后还有解放东南欧各个国家的各种战役;此外南线和西线盟军都还没登陆西西里,没登陆诺曼底,甚至还有德军垂死挣扎的阿登反击......最后才到柏林。

路漫漫其修远兮,苏军一场又一场血腥又残酷的进攻战役,都发生在1943年春以后,后世竟有人能大言不惭地说1943年能结束战争。

别忘了,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才开始进行全国总动员呢,1943年夏直到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国才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但没丧失防守能力),在这之前,双方都还是旗鼓相当。你才开始反攻,就说人家要灭亡了?

而且,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正因为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使德军在南线战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为后续库尔斯克战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以一场胜利换来了未来一场更大的败仗,或许也正应验了某德军将领的那句话:“我们似乎赢了所有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的确,这也就是曼斯坦因的封神之战了,因为此后再无辉煌。

I I

下期更精彩!

关注头条号——“韦老师讲二战史”,

将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反击战 还敢 科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