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拉开帷幕,这可让球迷们过足了瘾。但由于时差关系,中国的转播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9点、0点和凌晨3点几个时间点。
近日,一则新闻就登上了热搜榜:“不少球迷患上了‘世界杯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视疲劳、胸闷、精神不振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张稳介绍,球迷们在熬夜畅享足球盛宴时,身体可能会亮起几张“红牌”。
红牌一:熬夜睡不好
这是世界杯首次在北半球的冬季进行,对于中国球迷而言,不少比赛在凌晨开始,熬夜看球不可避免。而这种违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行为,不仅会造成生物节律紊乱,导致晚上因过于亢奋睡不好,白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差等问题,还容易会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
红牌二:情绪波动大
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赛事让许多球迷热血沸腾,在自己喜欢的球队上投入了很多关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体力和时间。这个过程类似一场“心理赌博”,心思完全系在喜欢的球队和球员上,对成败得失也形成了替代性共鸣。特别是结果不按预期发展时,人就会感受到很强的挫折感。随着赛事的进行,这些负面情绪就像满载的箱子加上了轮子,有了巨大的心理惯性,令人在世界杯期间甚至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都很难从中摆脱出来。
红牌三:伤及消化道
看世界杯,光喝啤酒难免单调,不少球迷还准备了各式油炸食品、卤味和零食等。这会让本该休息的消化系统被迫“加班”,胃肠负担增加,造成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不适。此外,人体在消化食物时会分泌胰液,如果深夜吃过多油腻食物,会刺激胰腺过量分泌,大量胰液排不出去,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
红牌四:血管受不了
球员们在场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进球都牵动着球迷的心。当人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影响心肌细胞代谢或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特别容易诱发心碎综合征、心肌梗死、中风等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若观看比赛时有胸闷、胸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红牌五:眼睛干涩痛
张稳副主任表示,每次世界杯时,来医院看眼睛的患者会明显增多,表现为眼睛充血、干涩、刺痛、酸胀、疲劳、视物模糊等,多为长时间近距离观看或关灯看电视导致。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眼、青光眼的人,用眼过度容易升高眼压,导致眼部极度疲劳、青光眼急性发作。
红牌六:颈肩关节僵
很多人看球时喜欢斜靠在沙发上或半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躯体活动少、注意力集中时,头部就会长时间保持在一种姿势,易使颈部肌肉疲惫僵硬;当头部转动时,肌肉应答能力减弱,致使关节错缝、肌肉扭伤,诱发颈椎病,较重的还会出现关节脱位,甚至压迫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呕吐的发生。
张稳副主任表示,铁杆球迷更要有一个铁杆身体,才能让看比赛的过程快乐加倍,具体可以做到七步走。
第一步:晚饭提前点尽量将晚饭时间提前1~2个小时。饮食少油少盐少糖,以护眼抗疲劳食物为主,如草莓、香蕉、葡萄、桃、菠菜、南瓜、西兰花、青椒、番茄等。
第二步:赛前先睡会儿晚上观战前可先休息,补充体力。如果是凌晨3点比赛,最好21点上床,睡至凌晨2点,起来后洗洗脸清醒一下。
第三步:赛中多喝水熬夜时,身体的水分在不知不觉地流失,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温水,少喝啤酒,尤其是脾胃虚弱者及大量出汗后。
第四步:深呼吸忌发怒看球时,可进行稳定而缓慢的深呼吸,连续20次以上,每分钟频率10~15次。当裁判的判决有争议、球员受伤或偏爱的球队输球时,切忌发怒。
第五步:中场休息拉拉筋每隔15~20分钟起身活动几分钟,或趁中场休息时做伸展拉筋运动,有助气血通畅,缓解腰酸背痛、头痛、脖子僵硬。
第六步:赛后先洗脸比赛结束后不要倒头就睡,应先清洁皮肤,然后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休息。有些球迷可能情绪激动,影响睡眠,这时可多做深呼吸或腹式呼吸,还可刮刮眉、搓手心、按摩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和劳宫穴(手掌中央),有舒缓烦躁情绪、宁神安眠的作用。
第七步:早起吃核桃经过一晚的熬夜,早上头脑不清醒,早餐就要吃些补脑的食物,如核桃芝麻糊、牛奶麦片加几粒核桃、鱼片粥等。午饭可吃得丰富点,适量进食肉类或海鲜,但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END
张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病科副主任。医院首届“青苗人才”培养对象。兼任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理事分会理事、湖南省第二届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三届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重视临床实践和知识更新,对老年内科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擅长:老年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病的诊疗,重视老年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难病例有较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基于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对老年综合内科有较强的诊治能力。在老年人药物治疗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注重用药原则、个体化和成本效益,对药物不良反应警惕性高。
门诊时间:周五、周六上午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王鑫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