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E组最后一轮赛事灿烂落幕,德国虽以4-2击败哥斯达黎加,却因另一场日本以2-1击败西班牙,最终以较差净胜球排小组第三,无缘出线16强。德国出局的关键,绝对是日本反超前西班牙的进球。究竟三笘薰传中时有没有出界?争论不断,而德国在世界杯往往跟这些出界争议都很有“缘分”。
赛前德国除了需要一场胜仗,还要寄望西班牙战胜或赛平日本才能出线。最终德国成功以4-2击败哥斯达黎加,却因日本反胜西班牙而出局。日本反胜西班牙的那一个进球,边锋三笘薰底线传中,皮球在近乎出界的情况下传给田中碧撞入。
裁判先判进球无效,然而经观看VAR片段近两分钟后,才改判进球有效,日本成功反超前西班牙。日本其后成功守住胜局,德国的出线希望被狠狠打破,他们与出线的距离,可能就只差一毫米(甚至更少)。
出界与否,不禁令球迷感到:历来德国队在世界杯与这些出界争议真的很有缘,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更因一次世纪争议葬送了一次世界杯冠军。
1966年世界杯英格兰对西德于决赛碰头,双方于常规90分钟内打成2-2平手,需以加时分胜负。
英格兰前锋吉奥夫·赫斯特于101分钟接应艾伦·鲍尔(Alan Ball)传中,凌空抽射,皮球中柱在白界附近,当时裁判判决进球有效。英格兰凭借这一个争议进球成功反超前西德,最终加时后以4-2击败西德,首次捧起“雷米特杯”。
英格兰反超前3-2的那个进球引起之后一连串争议,由于当时科技不如现在先进,在缺乏门线技术及多角度摄影机的情况下,这个世纪争议一直都没有结论,时至今日都不时有媒体讨论这个争议。
然而事实已被记在历史书,西德因为这个争议进球失落1966年世界杯冠军。这场于英国伦敦温布利球场举行的决赛,更被德国媒体称之为“温布利惨案”。
西德之后变为德国,他们有关世界杯的进球争议,当然不能不提2010年世界杯16强,又是德国对英格兰的经典戏码。
上半场38分钟,德国当时领先2-1,英格兰中场来判断(Frank Lampard)禁区外远射,皮球在电视直播画面中明显已完全超越球门的白界,然而当时裁判判决进球无效,最终英格兰以1-4不敌德国,16强出局。事件引起外界极大争议,亦间接推动了门线技术发展。
连续两届于世界杯分组赛出局,或许会成为德国球员及球迷心中的痛。出局与出线之间,就只差一毫米的距离。
日本这个进球,相信都会成为经典,引起日后无限讨论及争议。这样的争议,这样的“灰色地带”,或许这就是足球令人着迷的原因。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