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俄罗斯影片《最后一球》在国内上映,架不住将其归类为世界杯“献礼影片”的嫌疑,就一直搁置到现在才看。本以为,“献礼片”么,伟光正一些、激情上加加料,再借助好世界杯的东风大力营销一番,就能轻轻松松的狠赚一笔,至于内容、形式什么的,都不用太过讲究,看过全片,看来得着真的失算了。
可以说,比较循规蹈矩的套路化,确实让《最后一球》显得不那么耀眼,但是,它抓住了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的本质魅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不忘或明或暗的把那些球场上的小黑幕、小把戏,轻飘飘的抖搂了个遍。
从巅峰失意到接管无人问津的问题球队,到不拘一格、出人意料的团结队伍、带出成绩,再到想当然的增加一个个“不得不走”的煽情理由,最后,就是不作不死的创造奇迹。可以说,如此流畅顺滑又煽情的《最后一球》,几乎每一步的剧情演进,无不建立在巨量好莱坞体育影片的桥段之上。
当然,剧情上的“高度雷同”并不是这部片子的硬伤,虽然,这可能会挫伤体育片影迷的兴致,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只要被激情和奇迹感动了,片子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你情我愿的爱情插曲、欲说还休的父子亲情,只能算得上锦上添花的什物。
令得着没想到的是,由世界杯东道主拍摄的一部疑似“献礼片”,竟然会带出这么多“黑色元素”。虽然,球员参与赌球、裁判被足协控制、比赛被高层操控这类球坛丑闻,大多数球迷早已耳熟能详,况且,在整部影片中,这类“黑色元素”不过是一带而过,但是,得着也着实捏了把汗。
尤其值得一说的,《最后一球》并没有在“循规蹈矩”中自甘平庸,多少还是有些闪光点在里面。男主角尤里的每一步剧情走向,很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演进,每一名球员有血有肉有性格,没有刻意拔高成创造奇迹“神”,特别是几段有血性、有激情的球迷戏份,是本片情绪渲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对于“真球迷”和“真体育片影迷”来说,《最后一球》从故事到人物,都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中规中矩,但对于奔着感受激情的普通观众们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得着说 | 拿兴趣说事儿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