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津全运会U18年龄段决赛上海队2-1战胜四川队,这是徐根宝又一次带队获得全运男足冠军,今天我们来讲述一段徐根宝的故事,看看青训金牌教头是如何炼成的。
2014年秋天,上海崇明岛的根宝基地,徐根宝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年维泗、张俊秀、容志行,众多中国足坛的元老和名宿大驾光临,来参观已经名扬华夏的根宝基地。徐根宝对高丰文说:“小高,等会我们到球场上练练。”虽然高指导、徐指导都已经年逾古稀,但是当时他们在国家队是队友、是战友,所以还是以当年的称呼互相叫对方。高丰文走路已经有些蹒跚,他摆手谢绝了,“我可和你比不了,腿脚不行了。”随后徐根宝一手拉着戚务生、一手拉着高丰文,在一起合影,有人想凑上去,徐根宝断然拒绝:“我们这是国家队主帅合影,你是吗?”
其实这句话透露了徐根宝心里的一个结,因为徐指导虽然在名义上有发通知有明文担任过国家队主教练,但一场都没打就辞职了(后来在施拉普纳时期,他是助手,有一场施拉普纳回国度假,临时由他指挥),戚务生、高丰文都是堂堂正正的当过国家队主教练,都带队打过重要的比赛,高指导更是带中国队打进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决赛阶段的比赛。所以虽然他影响很大名气很响,中国足球的年代跨度上远胜戚务生与高丰文,直到现在通过他带出的包括像张琳芃、武磊、蔡慧康、颜骏凌等这批队员,仍然在影响着中国的一线足球,但是在国家队主帅的这段经历上,他其实有一个无法抹去的痛,因为他执教的是国家二队和国奥队,另外他比高丰文要小几岁。
两人的故事从谁来接替年维泗说起。曾雪麟离开后,只能靠有威望的年维泗出来收拾残局,他接管了国家队,但双亲年事已高,需要照顾,加上当时国家队经常会进行封闭式的集训,期间无法回家探望,所以年维泗上任的时候就说好了只做一年,所以谁会接任就成了媒体、球迷关注焦点,几位教练形成竞争,其中高丰文和王后军呼声很高。
高丰文从1984年开始执教中国少年队,1985年打入世少赛的前八,然后加入国家队的教练组,当年维泗的助手,对国家队的里里外外十分熟悉。此外,徐根宝也很受年维泗的赏识,这三人都是年维泗当年执教国家队时的弟子,高丰文是队长、踢中后卫,徐根宝也是队长、踢左后卫,王后军踢右边锋。这三位就成了国家队主教练的竞争对手。
1986年4月,年维泗带领国家队在重庆踢比赛,徐根宝当时正在北京体育学院进修,为了写毕业论文,来重庆观摩比赛,顺道拜访的年维泗,见面后,两人聊了很多,聊着聊着,年维泗突然问,“我如果从国家队退下来,这国家队的主教练你敢不敢当?”徐根宝如同挨了当头一棒,很惊讶,但以他的个性,绝不会畏畏缩缩,就是喜欢挑战,所以徐根宝当时就拍胸脯了:“我敢!”但年维泗话锋一转,迂回了一下,“根宝你的实力不行啊,甲级队都没带过,高丰文搞青年队、少年队都有点名堂,王后军也是甲级队的主教练。”年末,高丰文正式在国家队上任。
年维泗的话触动了徐根宝,他认清了自己的劣势,就是没有正经带过球队,没有带过球队,没有过硬的、拿得出手的成绩。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徐根宝听说要组建国家二队后,两次找到年维泗,主动请缨,希望自己带这个队,最后如愿以偿了,而高丰文接替了年维泗,执教国家队。
两人正式上任,是1986年12月25日,这一天,在武汉的新华路体育场招待所,两人做了就职演说。很巧,两人的房间挨着,前一天晚上,两人都在精心准备第二天的演说,徐根宝听到隔壁不断传来高丰文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演讲时,高丰文说了一句:“不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徐根宝围绕的核心是“争当赶超者,不当自然接替者。”就是要挑战和赶超国家队。
当时成立国家二队主要是为了国家队输送人才,二队有年龄限制,队员来自各个地方队的二线队和年轻球员,踢上一线队的很少,比如高洪波。设国家二队,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水平教练太少,地方队的训练水平比国家队低得多,另外当时球队的管理普遍是个问题,所以选一些有前途的年轻人,组成国家二队,长期集中训练,出了人才就进入国家一队。这个选拔结构,真的挺有中国特色的。
但实际工作过程中,两个队反而相互对抗,有了矛盾,大家就住在同一个楼道里,都不相互来往,二队中的佼佼者,如高洪波,很难进入国家队。高丰文在文章中,几次点名“徐某某”如何如何。
为了让国家二队的球员得到锻炼,获得比赛机会,徐根宝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国家二队参加联赛,年维泗同意了。1988年的甲级联赛,国家二队是亚军,1989年更上一层楼,拿到了甲A冠军。不仅有成绩,而且形成了鲜明风格,就是徐根宝提出的:快节奏、抢逼围、敢向前。因为徐根宝觉得中国足球最大的弱点就是怕紧逼、节奏慢、缺乏对抗性技术。所以谁敢踢、谁敢抢谁就能获得场上的主动。
国家二队踢完1989年的联赛后,为了适应奥运会的年龄要求,就是23岁以下的球员才能参加奥运会,进行了大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解散了,符合年龄要求的球员,组建成国奥队,教练仍是徐根宝,继续参加联赛,不过执教国家队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1990年亚运会,中国队在国庆之夜输给泰国,这成了高丰文的告别战。1991年3月,足协在昆明举行国家队主教练的竞选,徐根宝在17票中得了13票,另有3张票弃权。会议即将结束时,一直沉默的高丰文说,“我讲几句。”主持会场的包瀛福说:“会议已经结束,下次再说。”
徐根宝当上国家队主教练后,第一个任务是带领国奥队冲击1992年奥运会,结果失利了,主教练就当不了了。之后他在国家队做施拉普纳的助手,国家队兵败伊尔比德后,他离开已经工作了十年的国家队,想到上海创办02俱乐部,培养青少年,当时他的人事关系仍在训练局,为此打了报告,领导开会研究后同意。
做青训、成立足球学校的想法,徐根宝早就有,他退役后先在北京的少体校工作,家在丰台的高洪波每天往返50里来踢球,单单在路上就很辛苦,徐根宝看着心疼,干脆让他住到自己家里,每天带到食堂吃饭,当时徐根宝根本谈不上宽裕,但为了培养一个好苗子,愿意勒紧腰带。这也是为什么徐根宝与高洪波的师徒关系一直是十分紧密,这绝对是师恩难忘。
后来徐根宝在国家队辅佐施拉普纳的时候,有一回到新加坡打比赛,两人聊天,施拉普纳说,在德国,有名的教练、球员都在业余时间搞足球学校。说者无意,徐根宝听者有心,回国的飞机上,他就跟助理教练杨一民说,“我也想搞个足球学校。”杨一民说,“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足球学校,你得起个好听的名字。”徐根宝想出的名字是02,意思是为2002年世界杯做准备,为此他开的那辆桑塔纳,车牌就是2002,这个愿望实现了,因为他培养的弟子杜威参加了韩日世界杯,这是后话。为了做02年俱乐部,他在1993年3月,特意回上海考察了一下。
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很快接到上海体委的电话,开始执教上海申花,到了95年还拿了甲A冠军,但青训一直没有放弃,一边执教申花,一边搞02俱乐部。这个02俱乐部,起初没有商家冠名,没有职业俱乐部投钱,是徐根宝自己拿了5万块钱,让两个教练在全国招生。后来02俱乐部变成了有线02,徐根宝不再担任职务,于是从头开始,在崇明岛十年磨一剑,培养出武磊等一大批球员。上海东亚冲上中超后,球队转让给上港后,徐指导一方面做青训很有心得,他在中国足球圈也一直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精明的生意人。他做足球,自己舍得投入舍得花钱,但是从来没亏过本,而且确实从足球当中是赚到了大钱的,是一个成功的、优秀的职业足球教练,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和肯定,搞足球如果大家都弄得很苦逼,很艰苦,那确实没人要搞。球队转让给上港之后,徐指导仍然没有归隐,在70岁的时候,在西班牙买了俱乐部,继续奋斗,他的目标是再培养一批比武磊、张琳芃这些球员还要优秀的,能够在西班牙踢上球的球员。看到徐指导满头的白发,真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