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队今天下午公布了出征卡塔尔世界杯的26人大名单。
其中20人是旅欧球员,6人是J联赛效力的本土球员。
很多人都在议论森保一放弃了好多出色的留洋球员,更多的人则在感慨日本阵容厚度之恐怖,令人汗颜。
有朋友问勒勒怎么看这份名单,勒勒苦笑半晌,最后只能回一句,我不配分析。
要研究明白这份名单,你首先得知道,森保一在过去四年都做了什么。
2018年夏天,在俄罗斯,日本球迷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45分钟,更亲眼目睹了亚洲足球史上最令人心碎的14秒。
后来,他们还专门为了这14秒,做了个纪录片。
那14秒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森保一上任,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可能都会在复盘那场比赛的时候忽略一个点,那就是,森保一,也是那“突然死亡”的14秒的亲历者之一。
彼时,他是西野朗的助手,是日本男足的教练团成员。
对任何人而言,拥有那样一段经历之后,要接过日本男足的教鞭,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森保一选择了承担责任。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他利用兼任日本国家队和日本国奥队主教练的机会,开始了疯狂地排列组合操作。
四年时间,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东亚杯、各种国际足联热身赛和国际邀请赛,森保一在各级别的比赛中,先后使用过122名球员。
可以说,卡塔尔世界杯周期内,所有具备出战世界杯实力的日本适龄球员,就没有被森保一漏掉的。
所以,看到他不带古桥亨梧、原口元气、大迫勇也这些连中国球迷都耳熟能详的日本球员的时候,我也不敢现在就给出判断,说他的选择是对是错。
因为他曾经用过这些球员,而最终没带他们去卡塔尔,那就只有一个理由——这些球员用着没有他带上的球员顺手。
就比如,古桥亨梧在苏超大杀四方,森保一却没有把他带上,马上就有球迷能想到,他不带古桥的原因,是古桥和他希望日本打出来的高压逼抢的战术不契合,而且古桥也没有自己拿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做不了高中锋、桥头堡,这么看来,这个选择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所以你看,当你采集的样本足够丰富的时候,哪怕你的选人让人意外,大家也是不敢轻易质疑你的,甚至还会帮你找到理由。
只有当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后,当日本队的世界杯之旅结束,我们才能扮演事后诸葛亮。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看到日本队大名单之后的感受的话,那么我唯一的感受就是,酸,但又觉得自己没什么好酸的。
日本足球发展到今天,用了快30年。
这30年间,他们几乎是按部就班到近乎死板地去执行着川渊三郎在1993年就制定好的规划。
即便是在1997年日本遭遇经济危机,导致不少俱乐部濒临破产、职业联赛金字塔体系几近崩塌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对百年计划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而我们呢?
我们每换一次足协领导,执行的政策就要南辕北辙一次。
把日本足球的发展轨迹和中国足球的发展轨迹都看成一条曲线,那么日本足球的发展轨迹,应该是一条上下浮动、波形向前的曲线,而中国足球的轨迹,则是一条左右徘徊、波形向下的曲线。
最初,我们意识到职业化的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引入资金,大搞职业化。
后来,我们发现过快的职业化对足球运动的发展不全是助力,也会带来各种麻烦和错误,于是在足协改朝换代之后,又开始反赌扫黑,开历史的倒车。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又发现我们的职业化程度太低了,以至于足球运动在国内发展缓慢,于是我们又开始大刀阔斧地搞金元足球。
几年下来,金元足球并没有让中国足球迅速取得成绩上的突破,于是我们又开始畏之如洪水猛兽,强行刹车,把职业联赛搞成了过家家,结果足球非但没有回到几年前的水平,反而直奔谷底。
你看,哪怕是一条弯路,我们都从没有坚持过超过10年。
这样来回折腾,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已经走完了“初极狭,才通人”的狭窄山洞,体会到了“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快乐,而我们却一直在洞口徘徊,偶然步入山洞,还没迈出几步,就因为目光所及尽是黑暗,原路折返了。
如此往复之间,我们和亚洲最顶级球队之间的差距,当然就越来越远。
至少在足球这方面,我们既缺乏勇气,又缺乏毅力,更缺乏稳定的环境。
所以,30年,人家已经走入桃花源,而我们,依然在洞口徘徊,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从最初的只有几步,变成了现在的好多个街口。
而这30年时光被白白浪费,怪不到别人头上,只能怪我们自己。
P.S.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司机班长删除。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