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新掌门之争,暗流涌动,暴露了北约内部什么样的分歧?
根据北约的任期规定,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在今年9月即将结束,谁会成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一时之间成为北约国家,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看有哪些人有可能担任这一职务?背后又反映出北约内部什么样的分歧?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首先,在可能的候选人中,能叫出名字的大概有这么几个人。
其一,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他是有关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只不过现年64岁的他已经三次留任北约秘书长,自己曾明确表态不想干了,但前段时间访问美国时,美国总统拜登还是对其作出了一系列挽留。
其二,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华莱士是目前唯一一个非常积极想争取北约秘书长的欧洲官员,他先是在公开场合对记者表示,自己非常希望担任这一职务,后又向英国首相苏纳克表决心,并征得了苏纳克的同意与支持,苏拉克访问美国时,也曾帮助华莱士争取这一职位。
其三,剩下的几个人有些做过表态,有些只有一点风声,他们分别是丹麦女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爱沙尼亚前总理卡拉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荷兰首相吕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确切地说,他们能否当选,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从政经历,而且还需要北约各个成员国都能接受,也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权力博弈才能得出最终人选。而毫无疑问的是,权力博弈的过程中一定是屁股决定脑袋,站位决定选择。对此,北约内部有哪些不同观点呢?
先说美国,从1949年美国组织北约成立以后,美国就将北约视为是自己实现霸权目标的工具,所以美国对北约的把控是相当严格的,每一届的北约秘书长都必须拥有亲美的政治倾向,否则是绝对不会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举例来说,北约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提出过一个北约的使命口号,“留下美国人,赶走俄国人,管住德国人”,可见美国人在北约的地位。
时至今日,面对乌克兰危机持续僵化,中美大国竞争号角已经吹响,美国希望北约能够充当自身争霸的工具,所以综合以上人选,美国人希望斯托尔滕贝格能够继续连任,毕竟在斯托尔滕贝格的领导下,美国的诉求都能得到贯彻落实。
比如,2019年在美国的窜腾下,北约联合公报将中国的崛起视为挑战;2021年拜登参加北约峰会,北约又将中国视为是制度性挑战。原本,考虑到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华莱士也应该是美国支持的不二人选,但由于在乌克兰危机当中,英国表现得过于主动,甚至打乱了美国军方的一些部署,所以目前来看,美国对华莱士持保留态度。
【俄乌冲突战场】
我们需要看英国的态度。
众所周知,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是英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丘吉尔时期,英国就提出过“三环外交”,英国加入欧盟之后,有点像美国安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时不时地就会在欧盟搞出一些事情,然而等到2016年英国真正脱欧之后,英国发现自身如果离开了欧盟,在很多领域都会退步,影响力也是直线下降。
但如果此次北约秘书长能够争取到自己家,那么这不仅对提升英国在北约的话语权有不错的积极作用,而且还有助于英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所以英国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华莱士。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则是老欧洲这边。
这里面的老欧洲主要指以德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这些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老欧洲希望欧洲能够实现战略自主,可以用自己的军队保卫自己,极其反感美国拉着北约区为美国的利益服务。
2003年伊拉克战争,德法就曾公开反对美国,还曾形象地说“难道大西洋变宽了?”特朗普执政时期,马克龙更是进一步表示,北约已经脑死亡。当时就连默克尔也表态,欧洲依赖别人的日子即将结束,欧洲需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法国总统马克龙】
整体而言,老欧洲反对与俄罗斯正面冲突,也反对北约亚太化,斯托尔滕贝格对老欧洲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老欧洲并不希望英国人当选,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明确表达反对华莱士当选的态度。
用法国官员的话来说,法国希望欧盟官员能够担任北约秘书长,有名无实的官员担任的这一事有助于欧洲的战略自主,当然老欧洲对北欧国家和南欧国家领导人担任这一职务也不排斥。
最后的话语权,则掌握着新欧洲的手里。
所谓的新欧洲,主要是指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种距离俄罗斯较近的国家,这些国家一贯强调要支持美国,对俄强硬,他们推出了自己的人选,也就是爱沙尼亚前总理卡拉斯,他们指责北约已经多次让北欧国家领导人担任秘书长,应该给东欧国家一些机会,所以强烈反对几个北欧国家领导人当选北约秘书长,强调未来一定要对俄强硬。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
综上所述,在北约内部对于秘书长的人选分歧还是很大的,这不仅仅是北约内部的分歧,其实也是这些国家对外交、安全、军事利益的不同表达,只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有不同意见未必有不同表达的权利,新欧洲和英国在北约框架下的影响力还是要弱于老欧洲和美国的,再加上考虑到瑞典和芬兰因乌克兰危机加强与北约合作的情况,如果斯托尔滕贝格不能连任,北欧地区国家领导人担任北约秘书长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大的。
当然,对于被视为主要对手的中俄而言,只要美国在北约内部的主导地位不发生实质上的改变,新的北约一号人物无论换谁上位,中国和俄罗斯都不能对这位新的美国利益代言人心存幻想。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