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俄罗斯在对阵西班牙的这场八分之一决赛的加时赛阶段进行了第四次换人,是因为国际足联修改了比赛规定,准许在加时赛阶段,额外进行一次换人。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3+1”。所以一定要帮俄罗斯澄清一下,俄罗斯绝对不是因为东道主的身份,所以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俄罗斯用叶罗欣换下库兹耶夫,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在加时赛阶段,球队获得了额外换人机会,进行了第四次换人。)
早在2014年的时候,国际足联及酝酿了这次改革,准备在加时赛阶段准许球队额外进行一次换人(虽然在2012年的时候,国际足联曾拒绝了一次这样的要求)。而当时专家们就希望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实行这一规则(所以本届世界杯成为了该项规定实行的第一届世界杯)。
之所以国际足联会进行这样一项改革,有几方面的原因
因为替补球员在2014年世界杯上贡献良多,他们贡献了29粒进球,是历届世界杯替补球员进球最多的一次。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国际足联的官员们开始讨论,一场比赛替换四名球员你的可行性。
替补出场的球员,由于体能充沛,所以他们在替补出场之后表现得更加积极——在比赛最后阶段,活力满满的替补球员很可能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替补出场的球员能够给比赛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提升加时赛阶段比赛的观赏性。
出于对球员的保护。加时赛阶段的时候,此前打满90分钟的球员,此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肌肉拉伤等问题将更容易出现。
在加时赛上半场第7分钟,俄罗斯做出了人员调整,用叶罗欣换下了戈洛文;巧的是,第14分钟西班牙也进行了调整换人,用罗德里格换下阿森西奥。
这两次换人有个共同点,都是本场比赛的第四次换人,而这种情况在世界杯历史上尚属首次。
原来,国际足联对俄罗斯世界杯的规则进行了部分创新或调整,大家比较了解的就是VAR视频助理裁判的首度使用、小组赛排名规则在抽签之前增加了“公平竞赛积分”的步骤等等,并且都引发了相当程度的争议,亚洲的日本还因黄牌比塞纳加尔少两张而“公平竞赛积分”高于对手从而得以杀进淘汰赛。
这个加时赛换人,而且是第四个名额,这也是国际足联对本届世界杯规则调整创新的一个点,目的是解决人员疲乏而降低比赛观赏度的问题,这个规则调整估计引起争议的可能性不太大。
西班牙点球大战输给俄罗斯,成为又一支倒在八强外的传统强队,似乎“大赛不胜东道主”的魔咒还在起着作用,并且也在继续坐实着……
新规已来,旧人即去……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全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世界杯